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民生问题是中国经济学之根本问题论文

2017-06-03 17:04:00

“民生”,总是一个久远而沉重的话题。“民生”,就是国民生计,民生问题涉及国民生存、发展和保障状况,以及制约和影响国民生存、发展和保障的各种因素和问题。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民生问题是中国经济学之根本问题。

国民生存状况是最低层次的民生含义,即一定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基本生存条件和状况,以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和受教育条件。如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公共卫生、基础性住房保障,等等。国民发展状况和条件是中等层次的民生含义,包括促进充分就业,基本的职业培训、较高层次的国民教育,等等。以促进社会成员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为国民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福利保障是最高层次的民生含义,如免费高等教育、住房公积金普及、全社会统筹的社会福利保障,等等。古往今来,国民生计的优劣好坏是体现一个社会进步与落后的标志,也是特定社会的政府或政党进步与落后的试金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当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竭尽全力追求国民福利和社会福祉。

民生问题是中国经济学之根本问题

中国经济学以民生为主题,以解决民生问题为要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二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先贤就表达了民生思想。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孔子批评统治者的苛政对民生的危害甚于猛虎。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告诫君主以老百姓利益为重。关注民生一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历史上有的政治家将民比作“水”,将君比作“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关注民生,必然被人们所抛弃。现代社会以来,孙中山提出了旧民主主义的民生观。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生主义通过“平均地权”来实现,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二是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平均地权“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上世纪20年代,孙中山进一步提出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其中“扶助农工”就是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他还认为“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当代中国,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民生观。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首先就是解决中国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就是将中国人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拯救出来,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还写下了着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旨在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民生观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设计了中国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带领人民成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得到实惠。邓小平说:“我们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中国式的小康社会。“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世纪末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这一目标已经得到实现,并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民生问题是中国经济学之根本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浅谈我国食品冷链的发展思路论文 

相关推荐:

关于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分析探讨 

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的对策 

关于我国科技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于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选择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