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语文课堂的隅反艺术

2017-06-27 00:00:00

浅谈语文课堂的隅反艺术

孔子曾经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把孔子的这段话概括成“举一反三”这个成语。课堂上的“举一反三”(或称为“隅反”),是拓宽学生思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举一反三,联类而及,让学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确实是实施语文教学新理念的一条有效途径。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应重在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隅反”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隅反”能力呢?

一、教学上的隅反,就是教会学生“以此及彼”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如在上《小橘灯》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紧紧扣住自然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作用,来分析“天色越发阴沉了”“浓雾里迷茫的山景”“黑暗潮湿的山路”这些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答案:这些语句渲染了那种黑暗阴沉的环境气氛,衬托出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在课后拓展阅读练习《曼哈顿街头夜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回答:“文章是怎样描述曼哈顿街头夜晚的繁华的?既然写到‘繁华’,为什么还要去写一个孤独的老人呢?”学生通过《小橘灯》的学习,自然得出:作者大肆描述高楼、街灯、汽车、橱窗、宫殿、人行道等,都是为渲染曼哈顿街头夜晚的繁华气氛,写这繁华又是为与街角的老人作对比,衬托出老人的孤独凄凉。

再如教学《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在设计课堂延伸训练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结合文章“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以“义与利”为话题谈谈个人看法。同学们在课堂里畅所欲言,许多同学讲述了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愈挫愈勇,许多仁人志士在生与死、义与利之间毅然抉择,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价值观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上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用典型事例来引路、以此及彼可以起到挖渠引水、水到渠成的效果,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上的隅反,就是教会学生“以斑窥豹”

所谓“以斑窥豹”,就是以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提示)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也称“文眼”)为突破口,来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意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运用此法有两个要领:一要善于准确抓住课文的“文眼”,二要能围绕“文眼”设计出俯视全文、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或问题链。如笔者在执教于漪老师的散文《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在通读课文后,不难发现该文的题目就是我们要抓的“文眼”。我便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课文解读。

师:什么时候的“往事”?“依依”是什么意思?

生(通过查看注释、查阅资料很快就会明确):于漪老师是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的一再邀请,于七十高龄撰写了《往事依依》的,该文最初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也就是说所写的这些“往事”是五六十年前的。“依依”指的是“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师:查阅得很准确。“依依”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中的“依依”有“依恋”之意。这篇散文中的“依依”意思与此相近。

师(抛出精心设计的一个主问题追问):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为何会萦绕于老人的心头,而且印象清晰呢?(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这个“以斑窥豹”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从多方面去回答,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也是驾驭全文的过程。这个问题研究透了,学生也就驾驭了全文,自然就会领悟到于漪老师是在用言传身教的形式表达她写作本文的初衷:通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告诉中学生“母语是文化的生命线”,从小要热爱语文,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进而教育其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再如北京市特级教师李卫东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以“背影”为突破口,以“《背影》何以成为经典,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教材编者的喜爱”为探究主线,引导学生快速朗读,寻找描写“背影”的语句;品味重点词句,感受父亲买橘的“背影”;探究文本细节,寻找“背影”成为经典之因;拓展家庭背景,引导学生和作者进行时空对话,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听课专家一致评价这节课真的是“太精彩了”。

由此可见,用“以斑窥豹”解读课文是可行的。在这里,虽然教师在授课中只提供了“一斑”,但在学生心目中,很快地被衍化成“全豹”了。这就是说,只要教师点得准,学生就能想得深。

三、教学上的“隅反”,就是教会学生“以少总多”

古人说“少则得,多则惑”。语文课堂教学,最忌处于白开水和温吞水的状态,最忌老师一讲到底、平庸拖沓、平铺直叙。它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是紧凑、概括、集中的,一句话,要求像蜜糖那样浓缩,像诗歌那样凝练。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绝不是零起点,而是已经具备了了解课文的条件。因而,在教学时间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教师须集中解决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一篇课文绝不能面面俱到,而应有一个精确的切入点,聚焦一点,洞照全篇。

以教学《最后一课》为例。《最后一课》的作者用艺术浓缩的手法选材,让作品“以少总多”“因小见大”,用一堂法语课来概括一个法国社会。作者没有直接写普鲁

士士兵如何践踏法国河山,如何蹂躏法国人民,而是选择了最能说明侵略本质的一点:消灭法兰西文字!而这一主题又只是表现在一堂法文课上。教师授课,应采取的办法就是以“凝练”的教学艺术教“凝练”的课文。因此,教师教《最后一课》,应在反复研讨这篇文章之后,采用艺术上“缩龙成寸”的手法,“以少总多”,把需要精讲的重点有选择地放在小说的最后一节上。(从“我的朋友们啊”到文末一句:“散学了,——你们走吧。”)教师应从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句话”“一句板书”“一个手势”入手,抓住“法语课”,狠敲“最后”这颗“钉子”,牵引出全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来。至于全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不宜采用泛讲的办法,而应采用有表情地读的办法,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推荐:

浅谈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职业学校体育课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学科教学的改进探析 

浅谈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师资及培训现状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