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外国文学教学与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2017-06-14 16:52:00

外国文学教学与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如下文

世界已进入全面全球化时代,中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全球化概念包含互动和竞争,是一个博弈的概念。

全球化互动和竞争能够给中国提供更多的机遇,也必然增加严峻的挑战。充分认识这样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研究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人才素质的国际化,其核心是“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观”。国际化视野可以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从自己生活的时空考虑问题,而且能从世界的角度去认识国家的发展问题和自己的生存问题,从而增加民族和个人博弈中的我方收益,保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离不开外语学科的语言文化奠基作用。其中,外国文学作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一门课程,有着特别的效用和意义。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外国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外国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学文化的了解。郭英剑认为:“英语学科不应成为被整个人文学科遗忘的角落,文学教学应不失其人文价值。”[1]6换言之,外语学科,尤其外国文学课程,应置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大视野中审视其学科地位和人文价值。外国文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阅读和独立的思考,而学会独立判断和反思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对策

令人担忧的是,在过去二十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改变,外语专业的外国文学课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文学内容在不少高校外语专业大纲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甚至被取消。外国文学似乎已成为点缀市场经济社会高校外语课程表的一件装饰品,其核心内容已转向所谓“更加实用性”的课程,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文学课程的边缘化已成不争的事实,人文素质“胃下垂”、国际化视野“白内障”的“残疾性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博弈的隐患和障碍。改变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贫血”状况,增加国际化营养的新能量和新元素,是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件大事。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保障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内涵的创新人才离不开外国文学的教学和改革。

相关推荐:

西方哲学论文之西方伦理相对主义的局限及其启示 

浅析卢卡奇对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及价值 

浅谈生命倾向与科学性要求间的张力 

爱德华·赫伯特自然神论思想论要探析 

论基督教对于中国传统宗教的影响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