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振兴东北的金融支持战略

2017-06-12 02:37:00

当前,如何将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的战略有效地落到实处,已经成为经济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人注意到,当前推进东北的振兴,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例如,东北地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好,能够为振兴东北创造条件。但是,在注意到上述各种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突出地强调一点,那就是:无论是外部增长环境,还是内部资源优势,都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东北振兴的充分条件。要将这些客观存在的优势条件转化为现实的振兴东北的动力,就不可能离开现代金融手段、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体系的支持。例如,没有金融资源的支持,如果不运用现代金融工具对现有的传统国有企业主导的钢铁等产业进行改组改造,东北地区目前还具有一定优势地位的钢铁等产业就可能会在不长的时期内被其他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地区所赶上;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的支持,东北地区所具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未必就一定能够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绩效看,那些发展最快的地区,往往不是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传统产业优势的地区,而常常是具有很强的金融资源整合能力、调动能力的地区。

因此,当前我们讨论落实振兴东北,必须关注金融支持的策略选择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到,当前讨论东北的振兴,是在中国市场经济框架已经初步确立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已经相对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有了一个坚实的金融业支持方案和框架,振兴东北才有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高效率的金融支持,东北地区才能更好地把东北本地的资源和东北以外的资源更好地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利用起来,使其成为振兴东北的动力来源。

一、振兴东北的金融战略应以化解金融体系的历史包袱为前提

当前,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被并称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重要课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振兴东北较之西部大开发难度更大,因为西部大开发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增量的问题,而振兴东北则首先必须面对历史包袱的问题,面对存量的消化问题。

东北地区的金融体系要在振兴东北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首先就必须面对历史包袱问题,特别是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包袱问题。如果银行体系累积过高的不良资产,而银行又难以单独依靠自身的经营来消化,那么,必然会严重地制约银行对经济体系的支持能力。如同其他地区的银行一样,东北地区的银行分支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中国经济转轨的成本,表现为银行体系的巨大的不良资产包袱。根据银行目前的经营状况,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包袱是不可能仅仅依靠银行自身的努力来解决的,必须有待于不同形式的外部资金的注入,特别是政府的帮助。

从全国的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状况看,当前我们披露的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口径过小的问题。目前银行界公布的基本上都是不良贷款比率,事实上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不良贷款覆盖的范围更为广泛。从机构的覆盖面来说,除了应当考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之外,还应考虑新兴商业银行、信用社等庞大系统形成的不良资产。最近,一些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也从不同的角度注意到这个问题。例如,标准普尔公司在最近发布的《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年》中认为,即使目前中国银行业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是准确真实的,在口径上也是低估的。原因主要是银行体系的分支机构很多,在运用五级贷款分类进行不良资产划分时难以保持一致的标准,可能存在低估的倾向,同时这些公布的不良贷款没有包括待清理抵债资产、通过债转股获得的股权等,因此,标准普尔估计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大概在44%~45%,较之以前他们的50%的估计是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从全国的情况看,按照目前的状况,商业银行仅仅依靠自己的经营改善,是不太可能在2006年前完成把不良资产率降到15%的目标,也不太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不良资产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此时为了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就应当考虑注资,这包括政府的注资,也包括引入不同形式的社会资本。据标准普尔公司的统计,到2003年6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约为31800亿元左右,同期银行业实收资本9050亿元,不良贷款是实收资本的3倍多,而国内银行平均营运资产的回报率约为1%,按这种盈利水平,也不可能靠自身经营解决。至于究竟是选择资本金直接注入,还是剥离不良资产,只是注资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同时,还应当考虑放宽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银行业的限制。

相关推荐:

项目融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探析论文 

新融资优序理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启示 

私募股权基金将成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融资决策论文: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研究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