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2017-06-15 16:40:00

本文导航

1、首页2、美善相乐3、对自然美审美意识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作为中国美学多元发展格局中的一种新理论,实践存在论美学是朱立元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近年来,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思想为基础,“我们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异的创造。”实践存在论美学仍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坚持把‘存在’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神秘主义倾向中解脱出来,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广大的人生实践活动,才具有了现实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作为实践美学的一种新的观念和新的主张,代表着美学发展的方向。

实践存在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观点: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把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的观点;广义的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观点。下面从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发展历程,探讨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

一、“自然的人化”:自然与人之间产生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都是自在之物。绚丽的朝霞、皎洁的月光、浩瀚的大海,作为物质属性早已存在,但并非审美对象,也就无所谓美丑。那时,神秘的大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巨大的威胁。人,还不能理解风云雷电、高山大海等自然现象的神秘。在人类的早期,自然并不是作为人类审美的对象而存在,是作为人类诚惶诚恐的对象而存在的,为了生存,自然界成了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巫术活动,都是自然膜拜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不断研究、调整与大自然的关系。在远古的时代,泛滥的洪水曾危及人类的生命和生活,“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的悲惨景象时有发生。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改变了人与水的关系,使原来对人有害的水,受到了人的支配、利用,成为“为我”之水。水成了对人类衣食住行大为有益、不可缺少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也就出现了如同钱塘潮被人们欣赏这样的水与人的关系。宋人潘阆的《酒泉子》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在这样的条件下,钱塘潮水势越大,就越能体现出人们驾驭海潮的本领,从而使壮观的钱塘潮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感受,正如马克思所说,完全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包括主客体两方面的关系: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所谓“化”,就是指主体利用、改造客体,在客体中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

人类社会初期的劳动生产实践,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美,创造了人的审美意识。美与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恩格斯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提高,并且在自然面前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以审美的眼光对待自然,利用自然,自然与人之间彼此对立的关系逐渐成为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人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改变。

人类的审美意识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内容和形式,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表现为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形态。

相关推荐:

禅宗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论文 

美学视域的思政教育探索论文 

试论追忆似水年华的美学论文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